2025国情教育讲座第一讲 | 杨禹:迈向“十五五”:高质量发展的机遇与挑战

发布时间:2025-10-18浏览次数:10

        10月14日下午,由上海市委宣传部、复旦大学共同主办,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承办的2025年度“新时代的中国”国情教育系列讲座第一讲在复旦大学蔡冠深报告厅举行。首场讲座由中国发展改革报社副社长、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特约评论员杨禹主讲。杨禹同志以“迈向‘十五五’:高质量发展的机遇与挑战”为题,以“向‘新’而行,以‘质’致远”为核心,为广大师生作了一场生动精彩的讲座。讲座由新闻学院党委书记陆柳主持。必威Betway东盟体育2024级新闻学专业本科生、2024级编辑出版学专业本科生在必威Betway东盟体育408教室全程聆听本次讲座,同步参与国情教育讲座。

        本年度国情教育系列讲座采取“线下讲座+线上直播”形式,复旦大学、上海交通大学、同济大学、必威东盟体育平台、上海大学、上海外国语大学等六所学校的师生,以及本市16个区融媒体中心采编人员共同参与第一讲的听课活动。

        在讲座过程中,杨禹以“迈向‘十五五’:高质量发展的机遇与挑战”为题,以“向‘新’而行,以‘质’致远”为基调,围绕“十五五”时期我国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命题,结合国内外发展形势与国家战略布局,从多维度展开深入解读。

        杨禹指出,“十五五”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关键阶段,既处于建军100周年、新中国80周年等重大历史节点,也面临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的时代背景。这一时期的高质量发展,不再单纯追求经济增速,而是以 “新” 为突破方向、以 “质” 为根本目标,在变局中找准自身定位。他深入讲解剖析了“十五五”的阶段性要求、当前和未来的国际形势及对我国的影响、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要求。

        同时,杨禹结合自身丰富的新闻从业经历,为在场及线上的新闻传播专业师生提供了新闻操作方面的指导。针对“怎么破解‘题材宏大、无从下手’之感,怎么生动准确把握五年规划的专业性,怎么把工作逻辑巧妙转换成传播逻辑,怎么统筹好阶段性报道与即时性报道,怎么在报道过程中践行‘全媒体传播’”五大方面,分享一线新闻人如何应对“十五五”报道所面对的各类情况,为师生提供专业视角干货。

        杨禹的讲解从很多生动的故事、故事背后的报道考虑、讲故事的深层逻辑等入手。他由“十四五”规划《纲要》里的七张地图,带出了大科学装置的故事、中国高铁的故事、颐和园里的新故事等;结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改革部署,通过优质本科教育扩容、湾区“大号地铁”、川渝高竹新区等鲜活事例,讲解了如何讲好发展故事、改革故事,如何总结“十四五”、展望“十五五”。这些讲解,既体现出中央媒体一线报道的特点,也为新闻学院师生如何做好重点报道的叙事范式、价值传播等提供了创新思路。

        两个半小时的讲座内容深刻、精彩纷呈,同学们纷纷致以热烈的掌声。在提问互动环节,杨禹对同学们的提问作了精要且耐心的解答,与现场听讲同学进行了互动交流,围绕 “如何应对自媒体时代对新闻评论的冲击”与“如何深入浅出讲述大政方针” 等问题,为青年学子搭建认知框架、指明实践方向,同时勉励大家提前积累跨学科知识、保持一线敏锐度;并殷切期望新闻学子既能建立系统专业认知,又能秉持平视视角贴近民生,以年轻心态紧跟时代,成长为兼具深度与温度的新闻从业者。


听课心得

        聆听“十五五”规划背景下新闻工作者使命的讲座,我收获颇丰、深受启发。“十五五”是我国迈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关键五年,这一承前启后的历史节点,让我清晰认识到新闻人绝非时代旁观者。

        我们手中的笔与镜头,是凝聚社会共识、助力国家发展的重要载体。既要精准解读大政方针,将“十五五”宏伟蓝图转化为通俗易懂的鲜活报道,点燃民众奋斗热情;又要在信息爆炸、思潮多元的当下,坚守新闻真实性生命线,抵制错误言论,巩固主流舆论。

        未来,我会牢记“俯下身、沉下心”的要求,深入基层讲好普通人的奋斗故事。同时不断锤炼脚力、眼力、脑力、笔力,努力成长为政治坚定、业务精湛的新闻工作者,为国家繁荣贡献力量。

——2024级新闻学专业 陈嘉琪


        观看了杨禹老师主讲的“迈向‘十五五’:高质量发展的机遇与挑战”国情教育讲座,我深受启发。作为中国发展改革报社的副社长和资深评论员,杨禹老师以其宏阔的视野和深刻的洞察,为我们清晰地勾勒了国家未来发展的宏伟蓝图。

        讲座中,“高质量发展”这一核心主线贯穿始终。我深刻认识到,这不仅是经济层面的转型升级,更是一场涉及经济社会各领域的深刻变革。它意味着从“有没有”转向“好不好”,对发展的质量和可持续性提出了更高要求。这让我联想到,作为编辑出版专业的学生,我们所从事的正是文化传承与知识传播的工作,本身就是高质量发展中“文化供给质量”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
        面对“十五五”的新征程,我深感肩上的责任。未来的编辑出版人,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,更要胸怀“国之大者”,敏锐洞察时代发展的脉络。我们要善于发现和策划那些能够反映高质量发展成就、传播先进理念、启迪民智的优秀作品,用高质量的出版物为这个伟大时代留下真实、立体、全面的注脚。我将不断提升自己的政治素养、文化底蕴和业务能力,努力成为一名能够记录时代、服务人民的合格出版人。

——2024级编辑出版学专业 马德名